抖音点赞兼职乱象频发 专家提醒警惕网络诈骗新陷阱
随着短视频平台抖音的持续火爆,一种名为"抖音点赞兼职"的新型网络兼职模式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,据本报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打着"轻松赚钱""日结高薪"旗号的兼职项目,实则暗藏多重风险,已引发监管部门和网络安全专家的广泛关注。
现象:点赞兼职野蛮生长,月入过万成噱头
"每天点赞200条,轻松赚取300元""无需经验,手机操作,日结500+"……在各大兼职群、社交平台甚至部分正规招聘网站,类似宣传语屡见不鲜,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联系多家发布方后发现,这类兼职通常要求参与者先缴纳99-399元不等的"会员费"或"培训费",承诺通过完成点赞、评论、转发等任务获取报酬。
某兼职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涉及"抖音点赞"的招聘信息同比增长270%,其中超过60%的岗位描述存在夸大收益、模糊工作内容的特征,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不法分子将点赞兼职与刷单诈骗、传销模式结合,形成"缴费-拉人头-再缴费"的恶性循环。
"这本质上是网络传销的新变种。"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专家李明指出,"通过虚构高收益场景诱导用户付费,再以发展下线作为返利条件,已涉嫌违反《禁止传销条例》。"
调查:灰色产业链触目惊心,技术手段防不胜防
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点赞兼职背后已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,在某电商平台上,输入"抖音点赞"关键词,立即弹出数百家提供"兼职平台搭建""任务系统开发"服务的商家,报价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。
"我们提供全套解决方案,包括任务发布系统、佣金结算模块、会员管理后台。"某技术服务商销售人员透露,"系统可以设置多级分销,用户发展下线能获得30%-50%的提成,这种模式最容易吸引人。"
更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平台采用"机器人点赞+人工辅助"的混合模式逃避监管,网络安全公司"奇安信"的监测数据显示,2023年第二季度检测到的虚假点赞行为中,43%来自兼职人员操作的真人账号,这些账号通过特定软件接收任务指令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刷量工具。
"很多参与者以为只是动动手指赚零花钱,实际上他们的账号已被用于数据造假。"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,"平台每天拦截的异常点赞行为中,约15%与兼职刷量相关,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内容生态。"
风险:多重陷阱环环相扣,受害者损失难追回
北京朝阳区的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遭遇,今年3月,她在某兼职群看到"抖音点赞日赚200元"的广告,缴纳299元会员费后,被拉入一个任务群。"开始几天确实收到了小额转账,但当我想提现大额收益时,对方说必须完成'升级任务'——再拉5个人入群。"王女士说,"等我意识到可能被骗时,群主已经解散群聊,我的299元和拉进群的几个朋友都打了水漂。"
像王女士这样的受害者不在少数,公安部"净网行动"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破获"网络兼职诈骗"案件1.2万起,其中涉及短视频平台点赞兼职的占比达37%,单案最高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。
"这类诈骗有三个典型特征。"公安部网安局民警张伟分析,"一是以小额返利建立信任,二是用'系统故障''账户冻结'等理由拒绝大额提现,三是诱导受害者发展下线形成传销结构,很多受害者不仅损失钱财,还因帮助传播诈骗信息面临法律风险。"
监管:多部门联动出击,平台责任亟待强化
面对日益猖獗的点赞兼职乱象,监管部门已展开专项整治,国家网信办"清朗"系列专项行动将"短视频领域虚假流量治理"作为重点,今年以来已责令32家平台整改,下架相关应用47款,市场监管总局同时开展"刷单炒信"专项执法,查处违法案件2300余起。
"平台不能当'甩手掌柜'。"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,"根据《电子商务法》,短视频平台有义务对入驻商家进行资质审核,对异常交易行为建立监测机制,目前部分平台存在的'重流量轻治理'现象,客观上为违法活动提供了空间。"
抖音、快手等头部平台已开始升级风控系统,抖音安全团队介绍,其"反作弊模型"已能识别98%以上的机器刷量行为,但对真人兼职刷量的防控仍面临挑战。"我们呼吁用户共同维护平台生态,发现可疑兼职信息可通过官方渠道举报。"该负责人表示。
专家:树立正确就业观,远离网络兼职陷阱
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兼职陷阱,专家建议公众保持理性。"任何要求先交钱的兼职都是高风险行为。"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提醒,"正规兼职不会收取押金、培训费等前置费用,更不会以发展下线作为计酬依据。"
网络安全专家则建议用户做好三方面防护:一是保护好个人信息,不随意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账号;二是谨慎加入陌生群组,对"高收益、零风险"宣传保持警惕;三是发现被骗后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,同时通过平台举报通道反馈。
"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"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秘书长赵景春表示,"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,监管部门需持续高压打击,用户也要提升风险意识,只有形成合力,才能铲除这类网络毒瘤的生存土壤。"
随着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,抖音点赞兼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,但专家提醒,只要存在"轻松赚钱"的投机心理,类似骗局就可能改头换面卷土重来,公众唯有保持清醒认知,才能在网络兼职的热潮中守住钱袋子。
(全文完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